5 月 22 日,河北环境工程学院举办 “弘扬科学家精神” 宣讲报告会,邀请李四光纪念馆荣誉馆长、中国科学家精神宣讲团成员邹宗平教授作题为《一门两代三院士的无悔选择》的专题报告,全校 300 余名师生现场聆听,感受三代科学家 “以身许国、科研报国” 的精神力量。

邹宗平教授以亲属视角,深情讲述了外祖父李四光、母亲李林、父亲邹承鲁两位院士的科研历程。中国现代地质学奠基人李四光早年立下 “科学救国” 之志,1949 年后冲破阻挠回国,以地质力学理论指导大庆油田勘探,打破中国 “贫油国” 定论,并主持铀矿勘查为 “两弹一星” 奠基,践行 “科学没有国界,但科学家有祖国” 的信念。

李林作为李四光之女,三次因 “国家需要” 改行,从金属物理转向反应堆材料、原子弹引爆材料、核潜艇材料研发,甘居幕后助力原子能工业发展。其夫邹承鲁作为生物化学开拓者,1965 年与团队成功合成世界首例 “人工合成牛胰岛素”,为中国赢得国际学术话语权,深耕基础科学领域奠定学科基石。
学校党委常委、副校长耿世刚在总结讲话中强调,这场宣讲是一堂鲜活的思政大课,李四光一家两代三院士的故事,是中国科技事业从跟跑到自主创新的缩影,凝聚着爱国、求实、创新精神。他向全校师生提出三点期望:一要铸牢爱国之魂,将热爱融入科技报国行动;二要夯实学术之基,以 “十年磨一剑” 定力深耕专业;三要勇担时代之责,对接 “双碳” 目标等国家需求,用创新赋能美丽中国建设。

耿世刚表示,学校作为以生态环境为特色的高校,将以本次宣讲为契机,培育 “绿色科技尖兵” 和 “生态环保卫士”,推动科学家精神在校园生根发芽,努力建设成为生态文明人才培养的摇篮和绿色科技创新的高地。
此次活动是省科协弘扬科学家精神 “三进”(进高校、进院所、进企业)系列活动之一。宣讲中,邹宗平教授结合《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》,阐释科学家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重要内容的时代价值,鼓励青年学子传承老一辈 “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” 的赤子情怀,将个人奋斗融入民族复兴洪流。
现场师生表示,从三代科学家的事迹中深刻体会到 “先天下之忧而忧” 的爱国底色与 “敢为天下先” 的创新勇气,未来将以实际行动践行科学家精神,在守护绿水青山的实践中绽放青春光芒。